2019年03月30日
讓孩子參與旅行的準備孩子的投入度會更高
常說一起居住的新婚夫婦才會見到拍拖前看不到的真性情,我在這個長假期也領略到親子間的「關係底線」。話說我們一家人到外地旅行,朋友已給了我長途旅行應有的心理準備,如孩子會不耐煩地叫嚷,讓你變得非常心煩等。我懷着半信半疑且戰戰兢兢的心情牢記着朋友的說話,果然這次旅程是對父母EQ一個重大考驗。
話說我們一家到澳洲旅行,當地的澳洲朋友熱情地駕車帶我們遊覽不同的景點,由於景點間的距離遠,車程動輒要個多小時,未到半小時小吉已不耐煩地叫讓着。起初吉媽心平氣和地跟小吉談笑,希望分散他的注意力,但小吉竟然說出一些難聽的話,如「去甚麼鬼地方,我不去!」、「點解咁耐㗎!」等等。吉媽尷尬地解釋,朋友好心地駕着我們一家四圍逛,我們應該表示感恩才對。但面對仍然不停抱怨的小吉,在沒辦法之下只有施展獅吼絕技讓小吉閉上口,結果整個車箱都變得異常安靜,直至到達目的地為止。
其實讓孩子參與旅行的準備,孩子的投入度會更高
回港後我一直在想,若下次再有長途親子旅遊,如何可以處理孩子的抱怨,增加旅行的樂趣呢?反覆思量後我總結了幾點供各父母參考:
1. 預先加強孩子之背景知識
孩子年紀太小,根本不太清楚自己曾去過哪裡。若孩子已到5歲,建議父母可以先從繪本、地圖及地球儀等工具入手,預先與孩子認識當地的風土人情及地區資料,做點簡單筆記,讓孩子對目的地有初步認識,待孩子實際到達目的地時可互相對照,增加投入感。又或預先告知每一個旅行景點的車程及時間,好讓孩子有心理準備,以減少孩子因車程太長而抱怨。
2. 安排旅程中的過渡活動
長途車及飛機都會讓父母身心疲勞,孩子亦難以適應時差的變化,結果大家在身心疲累下很容易產生衝突,因此旅行三寶「書本,紙筆及小遊戲」是必備的,它們可讓孩子在旅途中玩過夠,消磨時間。父母可不要抱怨又要帶多些行李,必要時這3寶可以救了你一命呢!當然,若孩子年紀太小,建議先行到一些短途東南亞地區旅行,待孩子習慣後,才再安排長途之旅。
3. 讓孩子參與旅行的準備
其實讓孩子參與旅行的準備,孩子的投入度會更高。例如孩子在旅行前先做些資料搜集,希望到哪些景點;亦可以在旅行途中幫忙檢查行李,準備車資或餐館用膳之找續等等,都可以由孩子幫助處理。孩子感到在旅行中有所貢獻,孩子自然更樂於參與旅行活動,由依賴父母變得更為自主,亦在旅行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。
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,親子旅行確實可讓孩子增廣見聞。孩子在情緒不穩時總會容易犯錯,容易忘卻父母的教誨,但正如愛恩斯坦所說:「一個從來沒有犯錯的孩子,就從來沒有試過新的東西,」旅行對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是新鮮事,只要父母在旅行前做足準備功夫,親子旅行必會是讓大家一生回味的樂事。
友情推薦:
Posted by 兲堂帼度 at
11:47
│Comments(0)